三、施工方法
1、压浆料的拌合比例为:水:压浆料=27(±1):100。
2、搅拌:应采用转速不低于1000rpm/min高速制浆机搅拌,通常适合的搅拌次序是:先将水加到相应刻度,开启制浆机,均匀加入压浆料粉料,加入完毕后再搅拌3~5分钟即可压浆。
3、压浆:在搅拌后尽快压浆,应采取通常的压浆方法。
4、养护:浇筑过的区域如果是曝露的,应适当采取养护措施。
5、清洁:用水清洁所有施工工具和设备。
6、保护措施:施工过程中要戴保护手套和护目镜。
四、包装贮存
压浆料采用复合牛皮纸袋包装,40kg/袋。
贮存期: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6个月。
应贮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中,不可曝晒,不可雨淋,冬季应注意防冻。
施工要点
水料比为0.26~0.28,可根据灌浆部位不同进行调整。
首先在搅拌机中加入实际拌合水的80%-90%,开动搅拌机,均匀加入全部压浆料,边加入边搅拌。全部粉料加入完毕,然后快速搅拌3min,加入剩下的10%-20%的拌合水,继续搅拌2min。
压浆料自搅拌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,视气温情况而定,一般在30~1h范围内。
压浆料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,以维持浆体的均匀性和流动性。
压浆时应使用活塞式压力泵或真空泵,压力需大于0.7MPa。
压浆时浆体温度应保持在5℃-30℃之间,否则应采取措施满足条件
包装储存
双层复合袋包装,净重50公斤/袋,保质期为6个月,**期使用应经试验验证后合格方可使用。
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,注意防潮及包装破损,要放在托板上离地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。
发展历程
在国内,早期预应力孔道灌浆所使用的传统压浆料一般为纯水泥浆,施工时,采用水泥、水、减水剂、膨胀剂等进行现场配制。现场配制的灌浆料必须满足:水灰比为0.40~0.45,掺入适量减水剂,可以把水灰比减小到0.35;压浆料泌水率不得**过3%,泌水应在24h内重新被灰浆吸收;压浆料的粘稠度应控制在14-18s;压浆料在凝固前具备一定的膨胀作用;压浆料试块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。现场采用水泥、各种外加剂和水配制压浆料,通常存在各种外加剂兼容性不良、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差等问题,造成孔道灌浆存在以下严重问题:(1)浆体质量稳定性差、流动性差、流动损失快,体积稳定性汪良;(2)新拌浆体泌水大,易离析分层、浆体中微沫多,流动性不好,凝结时间不适中,浆体压浆时往往不顺畅,易堵管,施工速度慢,孔道也很难成饱满状态等;(3)硬化后浆体不密实,气泡、针隙类空隙多,与预应力筋粘结不实,浆体中甚至有断纹,孔道不饱满,高点外浆体起粉等。上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,而且直接关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使用。
与水泥相容性好
与正规厂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,能够轻松地配制出满足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 F 50-2011)要求的、合格的孔道压浆混合液,减少承包商更换水泥的麻烦,合理利用地材,节约运输成本,降低工程造价。
流动性好
初始流动度、30min与60min流动度分别满足10~17s、10~20s、10~25s的要求,能够满足各类不同孔径、不同跨径后张法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的需求。
不泌水、不分层
采用了高品质减水剂、防沉剂,配制出的浆液,泌水率为0%,压力泌水率≤2.0%,浆体均匀、饱满,无沉淀、离析现象。
微膨胀
采用了高品质膨胀剂,配制的浆液自由膨胀率达到1~2%,压浆后孔道浆体体积不收缩,大大降低了预应力损失的概率。
充盈度好
采用了高品质减水剂、消泡剂,配制的浆液气泡少,压浆后孔道浆体充盈度良好,大大降低了孔道空鼓的概率。
强度高
3d、7d、28d抗压、抗折强度均满足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 F50-2011)的要求,28d抗压强度≥60 Mpa、抗折强度≥12Mpa。
强度高
压浆剂中氯离子含量满足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 F50-2011)的要求,对钢筋、钢绞线无腐蚀。
耐久性好
属于无机材料,耐腐蚀、耐老化。
环保
无毒、无害,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