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水泥基自流型微膨胀干粉砂浆,具有早强、高强、自流动和微膨胀等特性,适用于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、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、钢筋和地脚螺栓的锚固等工程。
产品特点
1.早强、高强:1-3天抗压强度可达30-50Mpa以上,灌浆后24小时即可紧固螺栓、开机试车。28天强度可达60Mpa以上。
2.具有高自流性: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,不需振捣便可填充全部间隙。
3.微膨胀性:灌浆后无收缩,保证设备、螺栓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。
4.冬季施工性:允许在-10℃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。
5.耐久性: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,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使用寿命,经200万次疲劳试验,
50次冻融循环实验,强度无明显变化。
6、抗油渗、耐高温冲击: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比浸油前提高10%以上,栽筋后允许对钢筋进行火焰切割和焊接作业。
适用范围
1、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地脚螺栓与机座锚固;
2、钢结构:如钢轨、钢槊、钢拄等,与基础固接的灌注;
3、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;
4、粱、柱加固、栽埋钢筋;
5、地铁、鞋童、地下工程逆打法施工缝嵌固;
6、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及漏渗水的修复;
7、各种基础工程的塌陷灌浆以及各种抢修工程等。
原材料
1水泥
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,且符合GB 175的规定。采用其它水泥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
要求。
2细骨料
应符合G B/T 14684规定的I类**砂或人工砂。
3混凝土外加剂
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GB 8076及J 76的规定。
4其它材料
GB/T50448-2008
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
五、灌浆料常规物理性质:
施工方法 1、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、灌浆设备、模板及养护物品。
2、二次灌浆时,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;模板**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。
3、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,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,灌浆孔径不小于50mm,间距不**过1000mm。
4、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,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。宜采用机械拌和。拌和时宜先加入2/3的水拌和约3min,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,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。
5、地脚螺栓锚固灌浆:
⑴地脚螺栓成孔时,螺栓孔壁粗糙,应将孔内清理干净,不得有浮灰、油污等杂质,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,清除孔内积炎。
⑵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。
⑶将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时,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。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,可适当插捣,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。
6、设备基础二次灌浆:
⑴灌浆前,应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清理干净,不得有松动的碎石、浮浆、浮灰、油污、蜡质等。灌浆前24h,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润湿,灌浆前1h,清除积水。
⑵二次灌浆时,应从一侧进行灌浆,直到从另一侧溢出为止,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进行灌浆。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。
⑶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,视实际工程情况可分段施工,每段长度不应**过5米。如设备底板具有复杂结构,宜采用压力灌浆。
⑷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,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,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疗推动灌浆材料,严禁从灌浆层的中、上部推动。
⑸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,宜在灌浆料初凝后沿底板边缘向外地人切45°斜角(如图),如无法进行切边处理的,应在初凝后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。
应用技术规范
1、施工准备
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、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、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监测制度。灌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巧方案,并经审查批准。
灌浆前应准备搅拌机具、灌浆设备、模板及养护物品。
模板支护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-2002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中的有关规定外,尚应符合下列规定:
二次灌浆时,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mm左右,模板**部标高不应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;
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,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,灌浆孔的孔径不小于50mm,间距不**过1000mm,灌浆孔与排气孔应**孔洞高点50mm。
2、拌合
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拌合,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。
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拌合。拌合时宜先加入全部用水量的2/3拌合3分钟,然后加入剩余的1/3水量拌合直至均匀。若厂家对产品有具体的拌合要求,应按其要求进行拌合。
拌合地点宜靠近灌浆施工地点。
3、地脚螺栓锚固灌浆
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应的要求。
地脚螺栓成孔时,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mm,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°,螺栓孔壁应粗糙,应将螺栓孔内清理干净,不得有浮灰、油污等杂质,灌浆前用水浸泡8~12h,清除孔内积水。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应采取措施预热,温度保持在10℃以上。
灌浆前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。
将拌合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内,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的位置。灌浆过程中禁止振捣,可适当插捣,灌浆结束后不得再次调整调整螺栓。
孔内灌浆层上表面宜低于基础混凝土表面50mm左右。